STINGRAY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深圳智浩芯科技有限公司
CES热点一览
来源: | 作者:pmob058b6 | 发布时间: 2024-01-12 | 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数码产品爱好者*期待的电子展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规模*大、影响力*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诸多数码爱好者翘首以盼的CES 2024,目前正在拉斯维加斯如火如荼的举办着作为一年一度电子行业的盛宴,趁着这个热点我们也云逛展会看看都有些新鲜产品及市场动态。首先,这个展会无疑是AI的主场,2023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元年,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今年很多厂商都以AI作为主题,其中包括数码、显示、虚拟现实、汽车科技等领域中*新*酷的科技产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雷鸟X2 Lite:*轻便的双目全彩智能眼镜之一

雷鸟创新选择从*底层的AI大模型能力上入手,搭配其自研的大模型语音助手RayNeo AI(Beta版),首款消费级真AR眼镜雷鸟X2率先上线,据了解,这一大模型语音助手能够提供自然对话、行程规划、便捷问答、头脑风暴、视觉理解等服务。这个眼镜正如一位知识渊博的好朋友一般,可以与你随心闲聊,提供情绪价值,还能帮你解决所有突如其来的困惑,还支持支持视觉理解的多模态对话,让用户“所见即所知”,当你戴着AR眼镜看向桌上的酒时,“很懂你”的AR眼镜将会自动帮你识别,并且提供你想了解的所有信息——比如告诉你眼前酒的原产地在哪里、甚至给你传递酒的商品信息、购买链接等等;除此之外,搭载了RayNeo AI的AR眼镜,更像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工作生活助手,帮你规划旅游的路线,解答生活中的种种疑问。

“有眼力”又“有智力”的AR眼镜,能够成为用户日常的工作助手和生活伙伴之外,AR+AI还具有特殊应用意义——可以成为视觉障碍用户的“眼睛”。在戴上之后,强大的AI能力让AR眼镜能够帮助视障用户解析场景细节,识别眼前的一切事物。插上了AI这双“翅膀”后,「雷鸟创新」的AR眼镜得以加速落地到普通用户和特殊用户身边,成为AI时代下的*佳载体之一。科技创新指数:⭐⭐⭐⭐


AI掌机Rabbit R1:利用AI来改变用户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

Rabbit公司研发推出的R1通体亮橙色,重量约为115克,正面有一块2.88英寸的触摸显示屏。屏幕右侧上方,是一颗能够360° 旋转的AI摄像头。摄像头下面是操作滚轮,侧边对应着圆形按键。滚轮用来选择、导览,而按键则是一键唤醒语音助手的快捷键。据介绍,R1还配备了麦克风、扬声器,内置全新操作系统(Rabbit OS),2.3GHz MediaTek处理器、4GB内存和128GB存储空间,并且配备全天续航电池,支持蓝牙和 Wi-Fi,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Rabbit OS采用底层AI技术,但用上的不是类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技术,而是基于“大型动作模型(Large Action Model,LAM)”。大型动作模型堪称“**应用控制器”,无需使用手机,就能集播放音乐、购物、发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甚至还能训练它学习操作特定应用。据官方介绍,R1 并非想要取代手机,而是旨在将用户从繁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是用户的 AI 助理。用户通过用自然语言和R1进行对话。在听到人类自然语言发出的指令后,Rabbit OS能理解人的复杂意图,然后帮人操作App完成任务。用嘴巴问就行了,不用费劲选择具体该使用什么App。比如按下侧边按键,500毫秒就能唤醒对话系统,“问任何想问的问题”,然后得到语音回答,并且是配备字幕的那种.
Rabbit R1是一款漂亮的配件,同时也是未来的一体化设备,据说CES2024亮相以来短短一天首批一万台被抢购一空。

科技创新指数:⭐⭐⭐⭐⭐

 

AI PC:CES 2024“C位”

目前芯片厂商和PC品牌商都十分看好AI PC市场。在本届CES上,我们熟悉的惠普、联想、戴尔、宏碁、华硕、微星、微软Surface等知名厂商都相继推出了首批AI PC产品。预计合计将推出750多款配备英特尔酷睿和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机型。Canalys预测,2024年出货的PC中有19%将支持AI。相较于普通的PC,新的AI PC具备更大的优势:1、可以运行经过压缩和性能优化的大模型,实现更多生成式AI应用;2、具备更强的算力,可以支持CPU、GPU、NPU在内的异构计算;3、拥有更大的存储,能够为大模型的学习、训练、推理、优化提供充足的空间。

(图示:联想结合个人大模型的AI PC产品)

 AI PC将使用户能够在设备上运行本地大型语言模型,因此无需接入互联网。由此带来低延迟,以及隐私、安全等深受终端用户喜爱的功能特性。其中,办公应用将是首屈一指的‘杀手级’应用。

(图示:AI PC自己看前景)

科技创新指数:⭐⭐⭐⭐⭐ 


车企和芯片领域的巨头们纷纷集中目光于智能座舱和AI上车的研发和生产

传统芯片企业入局车载SoC

不同于以往的高通、英伟达独领风骚,本届CES中,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MD纷纷下场参战。从汽车的消费电子属性开始崛起的一刻,消费电子领域巨头的入局似乎成为必然,而得益于这样的混战,这里也成为了本届CES上,*热闹的展馆之一。Intel和AMD这两大传统桌面芯片企业,也将用基于X86架构的车载芯片解决方案参战,同时,作为Intel控股的Mobileye更是深度结合自家芯片技术,公布了包括极氪等车企的合作进展。


车企纷纷布局AI自然语言大模型上车

随着智能AI化的普及,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张,汽车也迎来了自己的AI时代。AI助手与自动驾驶正是当下汽车实现智驾体验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今年的CES上,各大车企都明示出了大模型上车已成为了各大厂商共同关注的形势所趋。大众汽车展示了集成生成式AI的车型,*快年终可用;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其*新的车载技术,包括一款创新的虚拟助手和一套全新的音频体验系统。这些技术旨在通过高级的图形和声音功能,提升驾驶者与车辆之间的互动体验;本田发布概念车“Honda 0”,与索尼合发“AFEELA”… 


中国企业纷纷参展,占据更大车载市场 

黑芝麻、禾赛科技、中科创达、京东方、友达光电、光峰科技等中国企业都在这次的展会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在车载光学、智能驾驶支持技术以及座舱域控方面的*新成果。今年是美国消费技术协会也就是CES的举办方成立100周年。而汽车从出行载具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变也不过20年。可以说CES完整的见证了汽车消费电子属性的崛起。

科技创新指数:⭐⭐⭐⭐⭐


写在*后

在CES展会开始前,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就说过“人工智能将会是本届展会的核心故事”,事实也确实如此,AI已经成为本届CES展会的*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在讲将AI赋能硬件,似乎是给这个“电子寒冬”带来了一丝新的朝阳。我们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AI技术能够持续改善人类的体验,同时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厂商带给我们亮眼的硬核产品。*内容图片参考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